陳瑞斌

鋼琴演奏家

鋼琴演奏家 陳瑞斌

奧地利華裔鋼琴家陳瑞斌(Rueibin Chen)出生於台灣,是已故俄羅斯鋼琴大師貝爾曼(Lazar Berman)唯一的亞裔弟子。

他那被稱為”天使手指”的彈奏技巧、敏銳的音樂性、自然與熱情的舞台魅力,深受樂迷們喜愛。大師費雪迪斯考曾為文讚譽他的彈奏技巧;西班牙鋼琴家阿利西亞拉蘿佳則形容,他那大師般的演奏氣魄壯麗偉大,充滿信服力。波士頓環球報、新蘇黎士報、奧地利速遞報(Kurier)、維也納日報、薩爾茲堡新聞報的樂評,都對他有極高的評價。紐約樂評家 Harold C. Schonberg 在聆聽陳瑞斌彈奏拉赫瑪尼諾夫「第二號奏鳴曲」之後,盛讚他完美的詮釋。瑞士作家 Braendle 在其著作「維也納人」中,也詳盡描述陳瑞斌在音樂上的表現。

十六歲就在義大利的拉赫瑪尼諾夫(Rachmaninoff)國際鋼琴大賽獲獎嶄露頭角,之後陳瑞斌屢屢在重量級國際鋼琴大賽獲勝,取得包括魯賓斯坦 (以色列)、蕭邦 (波蘭)、Bachauer  (美國)、卡拉斯 (希臘)、維也納 (奧地利)、Manresa 貝多芬獎 (西班牙)、以及義大利的拉赫瑪尼諾夫、羅馬、貝里尼、Stresa 等比賽大獎。

除了與羅馬尼亞文化部簽約,擔任其國立 Moldova Iasi 及 Tirgu Mures 愛樂管弦樂團特約首席獨奏家,陳瑞斌合作過的樂團還包括波蘭國家電台、布達佩斯、洛杉磯愛樂、太平洋交響樂團、美國猶他州立、莫斯科國立、俄羅斯國家、德國哥庭根、布拉格、捷克布爾諾(Brno)國立愛樂、羅馬尼亞的各大交響樂團、雅典國家、日本新愛樂、新加坡、上海、倫敦室內樂團等。

在維也納演奏會堂大廳首演之後,陳瑞斌即經常受邀在知名國際藝術節演奏,例如薩爾茲堡藝術節、北德國的 Schleswig-Holstein 音樂節、維也納春季藝術節、香港音樂節、莫斯科拉赫瑪尼諾夫藝術節、捷克亞納捷克(Janáček)藝術節、羅馬尼亞各大藝術節、台北音樂節、台北藝術節、及紐西蘭奧克蘭國際鋼琴藝術節等。他深受各地文化機構如國際蕭邦音樂協會的支持,並且擔任香港電視台及廣播電台之駐台藝術家。為了紀念音樂家蕭邦 2010 年的兩百週年冥誕,陳瑞斌在 2008 到 2010 三年的時間中完成一系列以蕭邦音樂為主題的演奏會,在美洲、歐洲及亞太地區的各大城市演出蕭邦的鋼琴獨奏曲及協奏曲。

土耳其建國七十五週年國慶,他應邀擔任土耳其國家交響樂團的獨奏家,與樂團在該國巡迴演出。他還與台灣的國樂團和西樂團在中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巡迴演奏。他並曾在一星期內演出兩場拉赫瑪尼諾夫全套鋼琴協奏曲與「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展現全世界所有鋼琴家望塵莫及的實力。澳門回歸二周年慶典的閉幕音樂會,也由他擔任獨奏與樂團演出。

多年來陳瑞斌活躍於亞洲、歐洲、美洲及非洲的演奏廳,如紐約卡內基音樂廳、紐約林肯表演藝術中心、華府甘迺迪表演藝術中心、洛杉磯迪士尼音樂廳、舊金山戴維斯 (Davies)交響音樂廳、好萊塢柯達大劇院、維也納樂友協會金色大廳、維也納大演奏會堂、莫斯科 Bolshoi 音樂廳、來比錫布商大廈音樂廳、阿姆斯特丹大演奏會堂、蒙地卡羅歌劇院、華沙音樂廳、特拉維夫 F. Mann 大演奏廳、東京 Suntory 大演奏廳、大阪交響音樂廳、香港文化中心、北京國家大劇院、北京音樂廳、台北中正文化中心、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及雪黎歌劇院;他並曾與世界級指揮家,如科米席歐納(S. Comissiona)、席維斯坦(J. Silverstein)、利蓋提(A. Ligeti)、維特(A. Wit)、及高根(P. Kogan)等合作演出。

近年來,除了他的獨奏以及管弦樂協奏的經典曲目,陳瑞斌也致力於開發、首演新創作的鋼琴獨奏和協奏曲。廣受好評的鋼琴協奏新作「愛河協奏曲」,描繪對於台灣著名河流的喜愛;另一首新創作的「寒夜」鋼琴協奏曲,蘊涵豐富的客家元素故事與題材,也由他擔任鋼琴主奏在世界各地首演。他曾在紐約林肯藝術中心、雪黎歌劇院、香港文化中心等國際音樂廳演奏這些新創作。2012 年他與多個美國職業交響樂團合作,演奏曲目從古典到現代,包含選做電影「似曾相識」(“Somewhere In Time”) 配樂的拉赫瑪尼諾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在洛杉磯演出時,該片女主角珍西摩爾親臨演奏會聆賞。為芭芭拉史翠珊作過許多膾炙人口歌曲的美國作曲家 Marvin Hamlisch 辭世,在加州唯一的一場紀念音樂會,也邀請陳瑞斌參與演出。

繁忙的演奏行程之外,他還抽空在世界各地舉辦大師班,包括美國波士頓新英格蘭音樂院、加州州立大學音樂系、瑞士盧加洛國際音樂學院、澳洲雪黎史坦威音樂中心等,並應邀擔任瑞士國際鋼琴比賽的評審委員。他曾擔任許多音樂節的總監,包括台灣政府音樂節的藝術總監,並被高雄市聘請為音樂大使。

陳瑞斌的鋼琴造詣受到國際知名錄音公司的賞識,受邀為環球國際、拿索斯/馬可波羅國際(Naxos/Marco Polo)、歐洲 KKM Austria、金革等唱片集團錄製專輯,曲目含括蕭邦、葛利格、李斯特、華格納/李斯特、德布西、柴可夫斯基、拉赫瑪尼諾夫、史特拉汶斯基、皮亞佐拉、及改編的流行作品。 他也是台灣金曲獎的「最佳年度專輯」及「最佳表演藝術獎」雙項得主,並受邀與名歌手蔡琴、李克勤合作錄製專輯。

這些年來他獲頒無數特別獎項,包括奧地利蓓森朵芙(Böesendorfer)獎、捷克國際蕭邦協會特別獎、國際薩爾茲堡藝術節「最佳音樂貢獻獎」、法國巴黎羅賽爾(Albert Roussel)獎、台灣最佳表演藝術獎、台灣十大傑出青年、台灣十大最有潛力人物獎等。 他的卓越成就不止受到古典音樂界的肯定,也跨越國界受到多國政府高層的重視:他曾受邀在台北介壽館的最高首長正式音樂會演奏,並獲得連續三位台灣最高首長的表揚;在特拉維夫獲魯賓斯坦夫人親自頒獎;在波蘭晉見前總統賈魯賽斯基並獲頒獎;在以色列也獲總理拉賓召見親自頒獎。2007 年他成為第一位獲得美國洛杉磯縣長頒獎表揚的華裔藝術家。他是第一位台灣出生的鋼琴家,成功地在香港及中國演奏中國著名的「黃河鋼琴協奏曲」;2010 年上海世博開幕慶典,邀請他獨奏演出;他的海外演奏影片被選在超過十億觀眾的中國春晚節目播出,中國的電視台甚且專程到台灣,拍攝他與三位身障少年鋼琴家的同台演奏。2014 年他應邀與洛杉磯愛樂交響樂團合作「黃河鋼琴協奏曲」,在美國最大的戶外演奏場地 – 兩萬座位的好萊塢碗 Hollywood Bowl – 演出。

2013-2014 年他巡迴世界,專門演出拉赫瑪尼諾夫的作品,以紀念這位偉大作曲家的 140 周年誕辰。在這一系列的音樂會中,他是全亞洲與美國加州第一位公開演奏拉赫瑪尼諾夫的三首「夜曲」的鋼琴家。他的「完全拉赫瑪尼諾夫」獨奏會在世界各著名音樂廳巡演,包括美國南加州著名的 Renée & Henry Segerstrom 大演奏廳、比華利山莊全新開幕的 Wallis Annenberg Performing Arts Center。他是 Wallis演藝中心開幕季第一位專場獨奏的鋼琴家,並為該中心全新的史坦威演奏琴開琴。比華利山莊是拉赫瑪尼諾夫逝世之處,陳瑞斌在該中心的「完全拉赫瑪尼諾夫」獨奏會因票房過早售罄,而被要求加場演出。冠蓋雲集的 2014 年北京國際電影節開幕,他是唯一受邀演出的獨奏家,2017年首位台灣出生藝術家受邀中國大陸春晚演出並創下收視第一,近十億人口觀賞。

钢琴演奏家 陈瑞斌

奥地利华裔钢琴家陈瑞斌(Rueibin Chen)出生于台湾,是已故俄罗斯钢琴大师贝尔曼(Lazar Berman)唯一的亚裔弟子。

他那被称为”天使手指”的弹奏技巧、敏锐的音乐性、自然与热情的舞台魅力,深受乐迷们喜爱。大师费雪迪斯考曾为文赞誉他的弹奏技巧;西班牙钢琴家阿利西亚拉萝佳则形容,他那大师般的演奏气魄壮丽伟大,充满信服力。波士顿环球报、新苏黎士报、奥地利速递报(Kurier)、维也纳日报、萨尔兹堡新闻报的乐评,都对他有极高的评价。纽约乐评家 Harold C. Schonberg 在聆听陈瑞斌弹奏拉赫玛尼诺夫「第二号奏鸣曲」之后,盛赞他完美的诠释。瑞士作家 Braendle 在其著作「维也纳人」中,也详尽描述陈瑞斌在音乐上的表现。

十六岁就在义大利的拉赫玛尼诺夫(Rachmaninoff)国际钢琴大赛获奖崭露头角,之后陈瑞斌屡屡在重量级国际钢琴大赛获胜,取得包括鲁宾斯坦(以色列)、萧邦(波兰)、Bachauer (美国)、卡拉斯(希腊)、维也纳(奥地利)、Manresa 贝多芬奖(西班牙)、以及义大利的拉赫玛尼诺夫、罗马、贝里尼、Stresa 等比赛大奖。

除了与罗马尼亚文化部签约,担任其国立Moldova Iasi 及Tirgu Mures 爱乐管弦乐团特约首席独奏家,陈瑞斌合作过的乐团还包括波兰国家电台、布达佩斯、洛杉矶爱乐、太平洋交响乐团、美国犹他州立、莫斯科国立、俄罗斯国家、德国哥庭根、布拉格、捷克布尔诺(Brno)国立爱乐、罗马尼亚的各大交响乐团、雅典国家、日本新爱乐、新加坡、上海、伦敦室内乐团等。

在维也纳演奏会堂大厅首演之后,陈瑞斌即经常受邀在知名国际艺术节演奏,例如萨尔兹堡艺术节、北德国的Schleswig-Holstein 音乐节、维也纳春季艺术节、香港音乐节、莫斯科拉赫玛尼诺夫艺术节、捷克亚纳捷克(Janáček)艺术节、罗马尼亚各大艺术节、台北音乐节、台北艺术节、及纽西兰奥克兰国际钢琴艺术节等。他深受各地文化机构如国际萧邦音乐协会的支持,并且担任香港电视台及广播电台之驻台艺术家。为了纪念音乐家萧邦2010 年的两百周年冥诞,陈瑞斌在2008 到2010 三年的时间中完成一系列以萧邦音乐为主题的演奏会,在美洲、欧洲及亚太地区的各大城市演出萧邦的钢琴独奏曲及协奏曲。

土耳其建国七十五周年国庆,他应邀担任土耳其国家交响乐团的独奏家,与乐团在该国巡回演出。他还与台湾的国乐团和西乐团在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巡回演奏。他并曾在一星期内演出两场拉赫玛尼诺夫全套钢琴协奏曲与「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展现全世界所有钢琴家望尘莫及的实力。澳门回归二周年庆典的闭幕音乐会,也由他担任独奏与乐团演出。

多年来陈瑞斌活跃于亚洲、欧洲、美洲及非洲的演奏厅,如纽约卡内基音乐厅、纽约林肯表演艺术中心、华府甘迺迪表演艺术中心、洛杉矶迪士尼音乐厅、旧金山戴维斯(Davies)交响音乐厅、好莱坞柯达大剧院、维也纳乐友协会金色大厅、维也纳大演奏会堂、莫斯科Bolshoi 音乐厅、来比锡布商大厦音乐厅、阿姆斯特丹大演奏会堂、蒙地卡罗歌剧院、华沙音乐厅、特拉维夫F. Mann 大演奏厅、东京Suntory 大演奏厅、大阪交响音乐厅、香港文化中心、北京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台北中正文化中心、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及雪黎歌剧院;他并曾与世界级指挥家,如科米席欧纳(S. Comissiona)、席维斯坦(J. Silverstein)、利盖提(A. Ligeti)、维特(A. Wit)、及高根(P. Kogan )等合作演出。

近年来,除了他的独奏以及管弦乐协奏的经典曲目,陈瑞斌也致力于开发、首演新创作的钢琴独奏和协奏曲。广受好评的钢琴协奏新作「爱河协奏曲」,描绘对于台湾著名河流的喜爱;另一首新创作的「寒夜」钢琴协奏曲,蕴涵丰富的客家元素故事与题材,也由他担任钢琴主奏在世界各地首演。他曾在纽约林肯艺术中心、雪黎歌剧院、香港文化中心等国际音乐厅演奏这些新创作。 2012 年他与多个美国职业交响乐团合作,演奏曲目从古典到现代,包含选做电影「似曾相识」(“Somewhere In Time”) 配乐的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在洛杉矶演出时,该片女主角珍西摩尔亲临演奏会聆赏。为芭芭拉史翠珊作过许多脍炙人口歌曲的美国作曲家 Marvin Hamlisch 辞世,在加州唯一的一场纪念音乐会,也邀请陈瑞斌参与演出。

繁忙的演奏行程之外,他还抽空在世界各地举办大师班,包括美国波士顿新英格兰音乐院、加州州立大学音乐系、瑞士卢加洛国际音乐学院、澳洲雪黎史坦威音乐中心等,并应邀担任瑞士国际钢琴比赛的评审委员。他曾担任许多音乐节的总监,包括台湾政府音乐节的艺术总监,并被高雄市聘请为音乐大使。 陈瑞斌的钢琴造诣受到国际知名录音公司的赏识,受邀为环球国际、拿索斯/马可波罗国际(Naxos/Marco Polo)、欧洲KKM Austria、金革等唱片集团录制专辑,曲目含括萧邦、葛利格、李斯特、华格纳/李斯特、德布西、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史特拉汶斯基、皮亚佐拉、及改编的流行作品。他也是台湾金曲奖的「最佳年度专辑」及「最佳表演艺术奖」双项得主,并受邀与名歌手蔡琴、李克勤合作录制专辑。

这些年来他获颁无数特别奖项,包括奥地利蓓森朵芙(Böesendorfer)奖、捷克国际萧邦协会特别奖、国际萨尔兹堡艺术节「最佳音乐贡献奖」、法国巴黎罗赛尔(Albert Roussel )奖、台湾最佳表演艺术奖、台湾十大杰出青年、台湾十大最有潜力人物奖等。他的卓越成就不止受到古典音乐界的肯定,也跨越国界受到多国政府高层的重视:他曾受邀在台北介寿馆的最高首长正式音乐会演奏,并获得连续三位台湾最高首长的表扬;在特拉维夫获鲁宾斯坦夫人亲自颁奖;在波兰晋见前总统贾鲁赛斯基并获颁奖;在以色列也获总理拉宾召见亲自颁奖。
2007 年他成为第一位获得美国洛杉矶县长颁奖表扬的华裔艺术家。他是第一位台湾出生的钢琴家,成功地在香港及中国演奏中国著名的「黄河钢琴协奏曲」;2010 年上海世博开幕庆典,邀请他独奏演出;他的海外演奏影片被选在超过十亿观众的中国春晚节目播出,中国的电视台甚且专程到台湾,拍摄他与三位身障少年钢琴家的同台演奏。 2014 年他应邀与洛杉矶爱乐交响乐团合作「黄河钢琴协奏曲」,在美国最大的户外演奏场地 – 两万座位的好莱坞碗 Hollywood Bowl – 演出。

2013-2014 年他巡回世界,专门演出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以纪念这位伟大作曲家的 140 周年诞辰。在这一系列的音乐会中,他是全亚洲与美国加州第一位公开演奏拉赫玛尼诺夫的三首「夜曲」的钢琴家。他的「完全拉赫玛尼诺夫」独奏会在世界各著名音乐厅巡演,包括美国南加州著名的 Renée & Henry Segerstrom 大演奏厅、比华利山庄全新开幕的 Wallis Annenberg Performing Arts Center。他是 Wallis演艺中心开幕季第一位专场独奏的钢琴家,并为该中心全新的史坦威演奏琴开琴。比华利山庄是拉赫玛尼诺夫逝世之处,陈瑞斌在该中心的「完全拉赫玛尼诺夫」独奏会因票房过早售罄,而被要求加场演出。冠盖云集的 2014 年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他是唯一受邀演出的独奏家,2017年首位台湾出生艺术家受邀中国大陆春晚演出并创下收视第一,近十亿人口观赏。

Neue Zuercher Zeitung (Switzerland)

He is one of those geniuses that come along once in twenty years. He has immense energy and intensity that is almost supernatural.”

The Boston Globe (U.S.A.)

“He plays with the white-hot energy, steel-fingered, power and athletic virtuosity . . . has impetuosity and undeniably impressive technique . . . Chen showed that he can play with delicacy and imagination.”

The Times (U.K.)

“He mesmerized the audience as his fingers traveled the ivories with at times mind-boggling precision and swiftness and a level of emotion which delivered each note, each chord, to the heart of each member of the audience.”

Sunday Star (Malaysia)

“In the Appasionata Sonata, Ruei-Bin demonstrated his Horowitzian finger power. Indeed, it is not Ruei-Bin’s repeated display of virtuoso skills but rather two quiet passages (both in the Chopin works), which their reviewer would want to remember his recital by.”

Et B News (Austria)

“. . . Ruei-Bin Chen who performed his difficult and extensive program with stupendous technical brilliance, with Stravinsky’s “Trois Mouvements de Petrouschka” proved to be a true wizard of the keys, wielding a thunderous stroke.”

READ MORE

 

 

Download  Biography

Download Photo